“秦晋之好”,这个形容两国关系亲密的词汇,起源于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之间的联姻。秦穆公与晋献公时期,两国通过联姻加强了联系。在这段关系中,晋献公的女儿嫁给了秦穆公,而秦穆公也为晋国扶立了两位国君,分别是晋惠公与晋文公。
秦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平王东迁,当时秦国获得了周平王许诺的土地,但这些土地已被戎狄部落占领,秦国不得不通过浴血奋战来拓展领土。尽管秦国自强不息,但仍未被其他诸侯国所接纳,原因是秦国的先祖曾是养马的。到了秦穆公时期,秦国意识到要与中原先进文明接轨,就必须与最近的晋国联合,然后逐步进入中原地区。秦国采取了与晋国联姻的方式。
晋献公去世后,晋国发生了骊姬之乱,一系列弑君事件后,晋国需要在外部逃亡的公子继承君位,于是联系了姬夷吾和姬重耳。秦国在此时起到了帮助晋国选择未来之君并帮助他登上君位的作用。
秦穆公面临着一个难题:选择谁来继承晋国的君位呢?他原本更倾向于姬重耳,但最终为何选择了姬夷吾呢?这其中隐藏着秦穆公的目的:控制晋国。
考察大臣首先找到了流亡的姬重耳,姬重耳非常高兴,认为可以借此机会回国即位。他的大臣狐偃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。狐偃认为此时回国并非最佳时机,而且姬重耳对父亲的去世感到遗憾,这使他在考察大臣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,分数直线上升。
接下来是姬夷吾,他的表现与姬重耳截然不同。考察大臣还未说完,姬夷吾就表态愿意返回晋国,并送上了大量金银财宝,希望得到支持。
在春秋时期,道德品行是重要的考察标准。秦穆公听说了两人的反应后,认为姬重耳更符合国君的标准,而姬夷吾则过于急功近利。秦穆公在第一轮扶立晋君时选择了姬夷吾。他的大臣认为,姬夷吾德行有缺,更便于秦国控制晋国,为秦国服务。
秦穆公的选择反映了他在秦晋关系和秦国利益之间的权衡。尽管他最初更倾向于姬重耳,但为了秦国的威望和利益,他最终选择了姬夷吾。这一决定将对秦国和晋国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