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好文 > 正文

人工智能通识课在高校兴起,人人皆学时代是否到来?

  • 好文
  • 2024-11-07 13:05:02
  • 13

今年秋季学期起,全国多所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,北京宣布市属公办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,天津则面向全市高校全面开放首批 3 门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。教育部今年启动了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,将打造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,赋能理工农医文等各类人才培养。听起来门槛较高的人工智能,高校何以“人人皆学”?

人工智能通识课在高校兴起,人人皆学时代是否到来?

直面人工智能时代机遇与挑战

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,对经济发展、社会进步、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以及教育变革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。

“人工智能进入大学通识教育,意味着它已成为人们学习、研究和工作中的通用技术。运用人工智能成为人人需要掌握的能力。”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说。

为使不同专业学生学有所得,不少高校为学生“量身定制”了学习内容。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,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慕课课程模块设计了理工版、管文版和艺体版 3 个通用版本,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个性化“组装”课程。

北京建筑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主讲老师吕橙介绍,非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,并非从零开始学习技术开发和编程,而是要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工智能认知和概念,培养基本人工智能素养,初步学会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解决专业领域的基本问题。

“很多时候,想到比做到更重要。”王万良说,非专业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,有助于他们熟悉技术需求与应用思路,进而提出专业领域的解决方案。这是创新的源头。

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市场、创新能力、知识结构以及社会伦理道德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。如何应对这种挑战也是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。

“人工智能具有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,正推动基础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和工程技术难题突破;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,就是让学生们从知识本位迈向能力本位,恪守人工智能发展伦理规范。”吴飞说。

孙洪祥表示,北京市属高校统一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,势必加快推进学生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,培养学生审美、共情、想象等“超越机器的能力”。

放眼世界,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共识。众多顶尖高校将其纳入通识教育范畴,相关课程不仅传授技术核心原理,更通过跨学科的方式,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、文化和伦理影响。

斯坦福大学《人工智能-激进主义-艺术》课程,结合艺术与技术,鼓励学生探索 AI 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,同时反思技术进步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。英国剑桥大学、帝国理工学院、伦敦大学学院等也纷纷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,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。

从通识教育的发展来看,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经历了近 50 年的发展历程,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支撑越来越显著。“大学计算机”已经同“大学数学”和“大学物理”一样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必修课。

业内人士指出,随着近年来新工科、新文科、新医科和新农科“四新”专业体系建设推进,迫切需要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,提升学生围绕专业的人工智能应用技能。

通识教育也区别于专业教育。很多高校近年新增人工智能、智能建造等“智能 ”新工科专业。

专家认为,当面对新兴产业需求时,未来应淡化专业、强化课程,通过拓展组织边界、学科边界等,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,系统改进人才培养模式。

当前,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仍在发展之中。各高校积极探索师资配备、学习效果、培养方式等方面的更优方案,如在全校或更大范围内统筹调配专业师资力量,应用模块化教学,改革考核方式等。

“未来需要重视人工智能实训,聚焦前沿技术和应用场景,促进学科交叉和校企协同,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、强化伦理意识。唯有将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,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家国情怀、全球视野、创新能力和伦理素养的新时代领军人才。”吴飞说。

随机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