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好文 > 正文

奇瑞技术出海再下一城,助力双龙重返中国市场

  • 好文
  • 2024-11-07 10:56:02
  • 11

近年来,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崛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。奇瑞汽车作为中国品牌的代表之一,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,更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。奇瑞汽车与韩国车企 KG Mobility(原双龙汽车,以下简称 KGM 集团)的战略合作,再次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。这不仅是奇瑞技术出海的又一重要举措,也为双龙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。

奇瑞技术出海再下一城,助力双龙重返中国市场

自 2001 年向中东出口第一批汽车以来,奇瑞汽车便开启了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的新篇章。多年来,奇瑞始终坚持技术创新的路线,不断突破技术壁垒,提升产品竞争力。特别是在混动技术方面,奇瑞的鲲鹏超能混动 C-DM 系统已成为其技术出海的重要支撑。

在奇瑞此次与的协议中,双方通过与奇瑞汽车建立战略与技术合作的伙伴关系,KGM 集团将有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汽车市场。合作策略包括开发更多元化的汽车款式、缩减新车型的研发时间,并推出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。

KGM 集团董事长郭载善(Kwak Jae-son)指出,两家公司将在韩国携手打造一款本土 SUV。依托这一战略合作框架和平台授权协议,KGM 集团旨在研发能够适应市场波动需求的中型和大型 SUV,以及面向国际市场的车型。

现阶段,奇瑞汽车的全球化布局不仅体现在出口量的激增上,更在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体系的建立。目前,奇瑞已在全球建立了包括芜湖总部、上海、欧洲、北美、中东以及巴西在内的全球研发基地,建立了 10 个海外工厂、1500 余家经销商和服务网点,海外总产能达到 20 万台 / 年。奇瑞集团的汽车产品远销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,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和地区占到 46 个。

在全球化进程中,奇瑞不仅输出产品,更输出技术、品牌、管理和文化。奇瑞与西班牙企业埃布罗电动汽车在马德里签署协议,共同设立合资企业在西班牙生产汽车,这是奇瑞在欧洲设立的首家工厂,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实现 “反向输出” 的典范。

作为韩国一家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汽车制造商,双龙汽车成立于 1954 年。早在 2001 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,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海外汽车品牌之一。由于当时其在中国市场销售的 SUV 车型 Rexton 售价高达 48 万元,超出了大部分中国消费者的承受能力,因此并未获得市场的热烈响应。

2004 年,上汽集团以 5 亿美元收购了双龙汽车 49%的股份,希望通过此举推动双龙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。由于经营不善以及 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,双龙汽车在 2009 年申请了破产保护。上汽集团曾计划一举收购双龙汽车,但这一计划最终因韩国工会的反对而未能实现。随后,双龙汽车被印度车企巨头 Mahindra&Mahindra(马恒达)收购。

在马恒达的领导下,双龙汽车逐渐恢复了元气。得益于 Tivoli 车型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,2016 年双龙汽车实现了 580 亿韩元的净利润。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消费者对高品质 SUV 需求的不断增长,双龙汽车决定重返中国市场,并选择了与奇瑞汽车进行战略合作。

双龙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并不容乐观。品牌知名度不高、产品线相对单一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华销售的表现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双龙汽车正努力提升品牌知名度,并计划推出更多的产品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。

不过业内专家对于此次奇瑞与双龙汽车的合作,基本都表现出了认可的态度,认为这不仅是双龙汽车重返中国市场的关键,也体现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的技术实力和影响力。

有行业分析师向 “汽扯扒谈” 表示,奇瑞的技术出海战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,通过与双龙汽车的合作,奇瑞能输出技术和管理经验,同时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,这种合作模式对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。

而对于双龙汽车重返中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,业内专家则普遍持保守态度。尽管双龙品牌在中国知名度不高,但通过与奇瑞的合作,双龙可以借鉴奇瑞的技术和管理经验,提升自身实力,并在中国市场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。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,双龙还需克服品牌知名度低、产品线单一等问题,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。

随机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