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 月 1 日)是香港回归祖国的第 25 周年,香港街头红旗招展,红歌嘹亮,各届人民共贺回归纪念日。
香港回归后,根据《基本法》,除了外交及国防由中国接管外,其余立法、司法、治安、选举、财政、税收、金融等均由香港人高度自治,中国不对香港征税,驻港部队的军费也不需要香港负担,香港财政完全是自支自收,全世界没有比香港更自由的了。
从 1841 年 1 月 26 日英国派兵强行占领香港,到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收回香港,英国一共占据香港 156 年。在这 156 年中,香港要向英国缴税吗?缴多少?
我看有些人说,“英国不对香港征税”,好像香港在殖民时期也是高度自治一样。如果英国对其海外殖民地都实行高度自治,不掠夺,不征税,那他还开辟殖民地干什么?不是自找麻烦吗?下面就来说说香港的财政历史。
一
英国占领香港后,就派遣了军队驻守,人数常年维持在 1.1 万人左右,其中文职人员 2500 人左右;兵种包括海、陆、空军。港督虽是名义上三军司令官,但实际指挥权归驻港英军司令。
驻港英军的军费谁出?
最初是由英国政府支付。从 1865 年起,就由英国和香港共同承担了,香港每年要向驻港英军支付 2 万英磅的军费。到了 1890 年,开始涨到 4 万英磅;到了 1895 年,开始涨到香港年收入的 17.5%,也就是香港支付大头,英国政府支付小头,而且这个数字隔几年就开始涨。到了 1996 年,眼见香港就要回归中国了,这一年香港负担驻港英军军费的比例达到了 65%,足足支付了 8 亿港元。那时候的港元比人民币值钱,8 亿元是个什么概念?可以投资建设几十个工厂。
尽管绝大多数的华人还挣扎在贫困线上,但是驻港英军的待遇十分优厚,根据 1991 年的数据显示,普通驻港英兵的年薪为 6660 英镑,他和家眷所得到的待遇比月收入 3 万港元以上的香港高产家庭更为豪华舒适。
二
英国以《殖民地章则》管理其众多的殖民地,既不希望殖民地拖累英国政府,也不在殖民地直接征税;除了战争军费。英国对香港财政实施“审慎理财”的管理原则,量入为出,收支平衡”,防止出现财政赤字。
在香港殖民地政府(简称港府)初创时期,香港财政入不敷出,英国也提供财政资助,如 1845 年英国拨款 49000 英镑资助港府,其后两年分别拨款 36000 英镑、31000 英镑,这与香港支付给驻港英军的军费相比,根本不值一提,但是仍然引起了许多英国国会议员的不满,要求减少资助,故从 1848 年起,英国每年只资助港府 25000 英镑。
1855 年,港府首次有了财政盈余(盈余部分不用上缴英国),英国财政部遂于 1870 年解除了对港府财政开支的管制,英国殖民地部也于 1930 年解除了对香港每年预算的审批权限,港府的财政预算全由香港立法局负责审议。
1914 年 7 月 28 日,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英国作为协约国同德国开战。由于战争开支庞大,1916 年,英国要求香港贴补英国的战费开支。港府按照英国殖民地部在斯里兰卡的做法,准备开征利得税和薪俸税,却遭到了多数港人的反对。港人认为,香港既无义务支持英国参战,也无义务为此负担军费开支。港府为免生民怨,遂取消开征直接税,改为发行 200 万港元的战争公债,以及开征为期两年的 7%的“战争特别捐”,一共给英国捐助了 1025 万港元。
利得税,指纳税人在香港经营业务取得的利润所缴纳的税收,相当于内地的企业所得税。薪俸税,指在香港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所缴纳的税收,相当于内地的个人所得税。
1937 年 7 月,日本开始全面侵华,香港危在旦夕。为了寻求保护,港府又开始给驻港英军支付军费。从 1939 年起,港府每年付给英国 600 万港元的军事开支和 225 万港元的特别防卫及战争开支,并于 1940 年春成立了“战时税收委员会”,通过了《战时税收条例》。根据该条例,港府开征下列四项税收:
1.物业税:增加 5%的“应课的地方财产”。
2.薪俸税:年薪的首 5000 元征 4%,每增加 5000 元征 10%。
3.社团利得税:1 至 10 万元利润征 5%,超过 10 万征 10%。
4.商业利得税:征法与社团利得税相同。
按《战时税收条例》所征收的税款,则用来给英国建造战舰及应付战争的额外开支。
港府还决定再拨付 10 万英镑资助英国的战争开支,并从该年度起每年从财政储备中另给英国捐助 20 万英镑。
三
1939 年 9 月 1 日,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,英国又参战了。英国为了筹集军费,重新对香港财政实施直接管制。
1941 年 12 月 25 日,日本占领香港。日本是野蛮侵略,不是开辟殖民地,自然谈不上与民生息,各种掠夺搜刮就不用说了。
1945 年 8 月 15 日,日本投降。8 月 30 日,英国太平洋舰队司令 H. J. Harcourt(哈考特)率领舰队从日军手中接收香港,并于 9 月 1 日成立军政府,对香港实行军事管治。10 月,军政府开始征收烟酒税,以弥补战争开支。直到 1946 年 5 月 1 日,才恢复民政。1946-1947 年度预算案是战后港府提出的第一份预算案,财政赤字高达 1.16 亿港元。
1946 年 12 月,港府开始征收饮食税。
1947 年 5 月 3 日,港府开征物业税、薪俸税、利得税及利息税,这些都是直接税。直接税收入占到了港府财政总收入的 9%,到了 1948-1949 年度更急升至 20%,因此港府盈余 3600 万元。英国为了帮助香港恢复战后社会经济秩序,也于 1947 年向香港提供 1200 万港元的援助。
1948 年 10 月 20 日,英国财政部宣布撤销对香港的财政管制,但直到 1958 年 3 月 6 日,英国殖民地部才宣布给予港府财政自主权。
1949 年 10 月 1 日,新中国成立。大批来自上海的国民党资本家和大量资金、财富涌入香港,使得香港经济在六十年代开始腾飞。
四
英国和殖民地政府对香港拥有绝对的权力。香港除了支付英国和驻港英军的战争开支和军费外,还要购买英国生产的各种商品,英国人四处侵略主权国家,就是为了销售其在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!这让英国人在香港赚得盆满钵盈!港府的个别官员也从清朝官员手里学会了贪污纳贿,非法敛财,许多高级警务人员黑白通吃,积累了巨额财富,像总警司葛柏、华人探长吕乐等。直到 1974 年,英国政府才在香港设立了廉政公署,用于肃贪。
尽管殖民地政府也设有立法机构,但直到七十年代末亦未有选举议席。只有香港的财政权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。
1997-1998 年度,香港财政盈余 868.66 亿元,财政储备 4575.43 亿元,然后在 1998-1999、2000-2001、2001-2002、2002-2003、2003-2004、2019-2020、2020-2021 年度先后出现预算赤字,分别为 232.41 亿元、78.33 亿元、633.31 亿元、616.88 亿元、401.28 亿元、105.75 亿元、2325.41 亿元。2019-2020、2020-2021 年度的预算赤字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影响。2021-2022 年度,香港财政盈余 293.79 亿元,财政储备 9571.46 亿元。由于香港一直采取“审慎理财”的原则,即“过高估计财政支出,过低估计财政收入”,其实际收支要远远好过预算。
香港的人均 GDP 到了 1988 年才达到 1.06 万美元,此后每年增长 0.1-0.3 万美元。1997 年香港回归时,人均 GDP 为 2.73 万美元,此后连续 8 年在 2.5 万美元左右徘徊,直到 2006 年才冲上 2.82 万美元;此后连年增长,2020 年为 4.63 万美元。
香港一直采取宽松简单的税收政策,营商环境很好,其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。
直接税包括薪俸税、利得税、物业税。
间接税包括差饷、地租及地税、印花税、博彩及彩票税、商品税、酒店及房租税、商业登记税、飞机乘客离境税、机场建设税、车辆首次登记税、专利税及特权税。
遗产税、娱乐税、部分商品税都先后取消了。本来准备征收陆路离境税、商品及服务税,因为市民反对,也取消了。
香港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,事事优先,希望他们珍惜眼下的生活。
参考资料:香港公共财政史、香港税收、香港驻军史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