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计专业的老师常说:“优秀的会计都在某监里进修呢。”这句话虽是调侃,但也反映了会计行业的一个现象——很多会计人员因为做假账等违法行为而身陷囹圄。本文将通过一起案例,探讨会计做假账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,以及在被迫做假账时如何保全自己。
我们来看一个案例。危某文是普安县九龙水泥厂的会计,负责税务申报工作。他因听从单位领导安排,进行虚假纳税申报,被认定犯逃税罪,判处有期徒刑三年,缓刑五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。
这起案例表明,会计做假账属于违法行为,即使是在老板的要求下,也不能成为逃避法律责任的借口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零一条规定,纳税人采取欺骗、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,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;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会计做假账可能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?根据相关法律政策,做假账属于违法行为,尚不构成犯罪的,给予行政处罚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如果数额较大,税款在 50 万元以上(2018 年以前是 10 万元)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;如果数额巨大,税款在 250 万元以上(2018 年以前是 50 万元)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随着税务稽查越来越严,会计做假账不仅会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,还会被限制从事会计工作。根据《会计人员管理办法》第六条规定,因发生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,单位不得任用(聘用)其从事会计工作。因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》有关规定受到行政处罚五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,处罚期届满前,单位不得任用(聘用)其从事会计工作。
会计在被迫要求做假账时,该如何保全自己呢?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:
恪守职业道德,分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,不能避免时也要及时留存相关证据,降低自身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