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万源市紧扣中心大局,强化市域社会治理工作,坚持“抓组织、强队伍、重治理、优服务”,推动社会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。
党建引领,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。构建“街道党工委-社区大党委-网格党支部-楼栋党小组-党员中心户”五级组织体系,成立社区大党委 13 个、小区网格党支部 42 个、楼栋党小组 514 个,选拔 758 名党员中心户。建立健全市级领导同志联系社区、党委(党组)书记和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、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成员联系群众制度,打造上下协同、齐抓共管工作格局。整合业委会、物业公司、企事业单位、“两新”组织、群团组织等力量,通过“双报到”、结对共建等方式参与社会治理。由社区党组织牵头,定期组织社会组织、业主委员会、物业企业、驻社区单位、社区志愿者和居民代表等参与协商,针对居民关心的物业管理、公共环境等问题灵活性制定“微公约”,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能力。
建强队伍,凝聚市域社会治理新力量。按照“地域相邻、规模适度、方便管理、全域覆盖”原则,设置社区网格 115 个,由居民小组长担任网格支部书记,综合履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、民生服务、政策法律法规宣传、安全隐患排查等职责,力促各项治理工作落地落实。依托“红城银辉”志愿服务活动,整合卸任干部、退休党员等力量,建成 6 支志愿服务队伍,开展理论宣讲、法律咨询、环境治理、就业指导等服务 400 余次,引导居民有序参与治理。深化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建设,建立健全县级统一社区专职工作者选聘制度,招录社区专职工作者 16 名,全覆盖开展能力提升培训,全面提升社区干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。
抓住关键,形成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。修订街道“三定”方案、权力清单和属地责任清单,制定《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制度》,统筹整合代办服务事项 73 项,建设开放式大厅“一站式”服务。坚持“民事民提、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决”原则,引导社区将贯彻落实居民公约与社区治理有效结合。按照“三个三分之一”原则,对照“4+6+N”模式,整合盘活闲置资产资源,因地制宜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功能化、亲民化改造升级,打造成彰显红色气质、凝聚信仰力量、引领干事创业的红色枢纽。督促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“清单制+责任制”的方式强化过程管控,做到重点工作紧抓不放、基础工作常抓不懈,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点、责任落实到人。将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、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,并作为评判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职责的重要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