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好文 > 正文

只此青绿:一场关于艺术与匠心的灵魂之舞

  • 好文
  • 2024-11-11 01:14:02
  • 7

一、影片简介

只此青绿:一场关于艺术与匠心的灵魂之舞

《只此青绿》是一部以北宋名画《千里江山图》为创作背景的电影,改编自同名舞蹈诗剧。影片以一位现代文物研究员(展卷人)对少年画家希孟的创作历程探究为线索,将 900 年时空距离消弭于无形,让艺术以特别的方式实现了“永恒”。

二、影片内容

  1. 剧情:电影由问篆、初见、唱丝、听雨、寻石、习笔、青绿、淬墨、苦思、入画 10 个单元串接而成,从绘画必须用到的绢布、颜料、笔墨到画家的构思、着笔,再到画卷流传中题跋、用印的文化习惯,均以科普方式送到观众的眼前,却又自然流畅,润物无声。
  2. 人物形象塑造:影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表现出非凡的功力。展卷人和希孟之间的互动是主线,也是今人与古人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感纽带。希孟的画室中,一灯如豆,风来时,展卷人与希孟相继伸出双手,共同守护那一点文化微光;同样的夜色,映在希孟的窗前,也映在展卷人的窗前;在寒凉的夜里、在落雪的严冬,希孟艰苦作画,一件薄薄的外披在激情来临时数度被他抖落,是穿越时空的展卷人一次又一次为他拾起,置于脚边,置于案头,在最后终于披到了他的肩上;两个人还多次以双人舞的方式彼此支撑,并一起模拟峰峦起伏的曲线。片尾,画卷展柜旁,隔着人流,展卷人与希孟在长卷两端遥遥相对,他们的目光彼此交汇。
  3. 非物质文化遗产:影片将一项又一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在今人面前,如篆刻人、织绢人、磨石人、制笔人、制墨人等,他们是希孟的精神后盾,是在希孟陷入创作困境时给予他力量的人,是他们形成的合力,让希孟终能落泪掷笔力作完成。

三、影片立意

  1. 艺术的辉煌离不开匠心手作:画作无名无款,却让人为希孟的苦心孤诣而动容。希孟的背后,将一项又一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在今人面前的匠人,同样值得歌颂,缺少了他们中的任何一种匠心手作,《千里江山图》都不可能成就艺术的辉煌。
  2. 为无数无名的劳动者作传:从这个意义上讲,《只此青绿》并非只为希孟作传,也是在为无数无名的劳动者作传。

四、影片表现

  1. 舞蹈:作为舞剧,片中的舞蹈契合场景、富有张力。“听雨”单元的踏水起舞是唯美的“雨中曲”,以少年希孟为视觉中心,将阔大的江山转换为背景,又以舞步连起了江山。除了蚕桑制绢一段,全剧几乎都是刚劲矫健的力量型舞蹈,就包括以女性角色出场的制笔人的舞蹈也是一样的,这大抵也是在告诉观众,文化是一种力量。
  2. 圆形构图和旋转运镜:也许是因为舞蹈带来的灵感,影片中有许多圆形构图和旋转运镜,青绿脚下不停流转的石粉、制墨人搅动的墨缸中的浓墨、希孟在山巅平台的独舞都是。其中隐约可见自然时光的流逝之遽,艺术构思的澎湃之情,山不转水转的动静之美以及道家文化中的太极之思。
  3. 转场:影片的转场是颇值得称道的。无论是从展卷人放大镜下的《千里江山图》的屋舍转到希孟的采风、写生,还是从织绢人檐前的落雨转到希孟的听雨,从希孟的水中之卧转到画室之卧,或是从制墨场的雪转向希孟拂去砚上的落雪开始研墨,都是那样自然地带动了空间、场景的拓展和转换。

五、影片结尾

希孟的画室中有一扇一直打开的窗子,窗子中一直有一抹远处的殿檐,观众可以从窗子中看到秋天的明月、冬日的落雪,看到年复一年四时的变迁。不变的是希孟画案上从未熄灭的灯盏,四处散落的草稿,还有怀中手上的卷轴。15 岁的卷轴是先生心中的“孺子可教”;17 岁的卷轴是落雪的宫殿、高不可攀的丹陛,是单薄的身体、执着的精神;18 岁的卷轴是心血耗尽终有所成的如释重负,是后人国宝级的珍藏。

《千里江山图》是希孟 18 岁时的作品,所绘是少年眼中的江山壮美,是少年眼中的少年中国。辛弃疾说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,希孟之心当亦如此;苏轼说“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”,希孟之感当亦如此。青山不改,绿水长流。希孟像一阵风,来去无踪,只留一卷青绿、一段传说,却与无数精益求精的工匠一起,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不朽的中国故事。

随机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