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体育 > 正文

毛主席曾向章士钊借款,杜月笙慷慨解囊?

  • 体育
  • 2024-11-10 17:49:02
  • 8

这几天在看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的访谈,看到杜维善讲了一件往事,很值得一提。

毛主席曾向章士钊借款,杜月笙慷慨解囊?

杜维善说,当年毛主席组织了很多湖南青年学生去法国留学,因为没有资金,去找章士钊帮忙,章士钊和杜月笙关系很好,就去找杜月笙帮忙,杜月笙觉得各方面的人都要结交,就答应了,出了一笔钱。

毛主席借钱这件事,我之前是知道的,但不知道这笔钱是杜月笙出的。

在之前的了解中,毛主席为了给湖南学生筹款,带着恩师杨昌济的书信,与蔡和森一起去了上海,找章士钊帮忙。

杨昌济在这封信中,还写了这样几句话:

“吾郑重语君,二子海内奇才,前程远大,君不言救国则已,救国必先重二子。”

章士钊对杨昌济非常信任,就答应了,开始利用自己的地位在上海工商界发起募捐,总共筹到了两万银元,送给了毛主席。

这个恩情,毛主席一直记在心里,直到 60 年代,得知章士钊生活困难,就每年送给他两千元,一直送了 10 年,说这是当年还你的那两万银元。

之前只知道章士钊是向上海工商界募捐的,但没想到,连杜月笙也出了一笔钱。

不过,杜维善说的也不全面,只说章士钊找杜月笙帮忙,却没有提其他人,让人以为这些钱都是杜月笙出的,这就有点“私心”了。

不管怎么说吧,杜月笙能出钱帮助毛主席,确实也是很难得的,这也体现了杜月笙左右逢源、八面玲珑的做事风格,谁也不得罪,各方面的人都要结交。

1949 年,杜月笙不想跟着蒋介石去台湾,就去了香港,据他的女儿杜美如回忆说,当年毛主席派来了两个人,劝说杜月笙回大陆,杜月笙想了很久,最后还是觉得两边都不能得罪,就决定分别给毛主席和蒋介石写一封信,给毛主席的信中说自己愿意回大陆,给蒋介石的信中说自己会一直效忠蒋介石。

但没想到的是,杜月笙的老朋友钱新之帮他写完信后,因为喝多了酒,竟然把两封信装错了信封。

可想而知,杜月笙本来还想两边都不得罪,结果这下好了,两边都得罪了,自己的路也彻底堵死了!

1951 年 8 月 16 日,杜月笙在香港去世,享年 63 岁。

杜月笙在临终前留下遗嘱,说希望自己死后能回到上海安葬,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,这个愿望是很难实现的。

到了 1952 年 10 月,在生前好友的帮助下,杜月笙的家人把他的灵柩运到了台湾,暂时安葬在台北大尖山麓,等待日后有机会再送回上海。

可惜,杜月笙的这个遗愿,一直到现在也没能实现。

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后,杜维善多次回大陆做生意,见到了父亲的一些老朋友,这些人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,自然也是无能为力。

对于大陆出版的杜月笙的传记,杜维善说:

“现在市面上出了很多杜月笙的书,正史野史都有。偶尔我也会翻几下,但没有更多的兴趣。在我看来,没有一本书会写出一个真正的杜月笙,父亲当年在国共之间参与了很多机密事,但这些事情他不和我们家人讲。证实父亲的事情比较困难,牵涉到政治问题就不好写了。至于我自己,年轻时没有意识到要了解杜家历史,等现在想了解了,很多重要人已经过世。”

2020 年 3 月 7 日,杜维善在加拿大去世,享年 87 岁。

杜月笙有一句名言,叫“别人存铜钿,我存交情”,意思是说,金钱总有花完的时候,只有投资在“交情”上面,才会越做越大。

很多人说,这句话就是杜月笙成功的秘诀,因为他仗义疏财,广交朋友,人脉越来越多,自然事业也就做得越来越大了。

不过,这句话是有前提的,当你有实力的时候,怎么做都对,大家也都会主动帮你,抢着当你的朋友,当你落魄了,这些人就立刻烟消云散了,什么“交情”,一文钱都不值!

即使是号称“最会做人”的杜月笙,到了晚年时,也没有人再去帮他,那些之前跟他称兄道弟的朋友们,也都不再把他当“朋友”了。

或许直到这个时候,杜月笙才明白了这个道理,临终前让孩子们把别人借的那些欠条都一把火烧掉,不要再去自取其辱了。

残酷吗?这就是现实,起决定作用的永远都是“实力”,而不是所谓的“交情”。

(参考资料:《杜月笙传》《活在别人的历史里》)

随机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