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来自乌克兰的留学生娜斯佳在河北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被“水下长城”的独特景观所震撼。她表示,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水下的长城,独特的景观让她不由感叹“这是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”。
“水下长城”实际上是明长城的一部分,20 世纪 70 年代,潘家口水库修建后,长城被淹没于水中,形成了这一独特景观。据了解,潘家口水库景色如“十里画廊”,碧涛万顷,波光粼粼,堪称“北国三峡,燕塞漓江”。
“水下长城”的成因是明长城喜峰口段总长 10 余公里,是当时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。这里也是长城抗战的主要战场之一,1933 年,国民革命军第 29 军曾在喜峰口一带阻击日军,而根据这一英勇事迹创作的歌曲《大刀进行曲》也唱响长城内外,激发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。
为加强长城的保护工作,2002 年,宽城开始着手建设长城保护员队伍,旨在通过专业人员的定期巡护,及时发现并解决长城面临的威胁和问题,确保长城的完整性和安全性。
多年来,宽城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,科学开发利用潘家口水库,清理了网箱养鱼,净化了水库的水质,使这里成为游客心仪的打卡胜地。当地村民对长城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,办起农家院,吃上了生态旅游这碗“幸福饭”。
娜斯佳表示,期待在中国体验更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。“中国的长城、自然山水不仅很美,而且有着丰富的内涵,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,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受到风景所带来的美好和力量。”